第一轮:必答题
本轮规则:必答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问答题三种题型,分三组进行。各队按照序号从低到高依次由每位队员独立回答1题,每题分值为10分,答题限时30秒(超时即为放弃),计时从读题完毕后开始,答题后要说“回答完毕”,说完“回答完毕”后不得再进行修改补充。答题时其他队员不得补充和提示,如有违反则扣该队10分。必答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答、不完整、超时不得分。
一、单选题:由各组的1号选手回答。
1.民族的基本特征是( )。
A.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B.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相同血缘关系
答案:A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B.大聚居、小杂居、相互交错居住。
答案:A
3.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 ),
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B.平等、团结、友爱、和谐
答案:A
4.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5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1.13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 )。
A.8.49% B.9.49%
答案:A
5.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 B.壮族
答案:B
6.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 )。
A.苗族 B.回族
答案:B
7.我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共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
A. 云南省 B.湖南省
答案:A
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是()。
A.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和民族和睦
答案:A
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改革开放
答案:A
10.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
A.保障各民族平等 B.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
答案:B
二、多选题:由各组的2号选手回答。
1.我国民族识别的依据是()。
A.民族特征
B.历史依据
C.民族意愿
D.相近认同
答案:ABCD
2.根据《中国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公民民族成份确定只能根据( )民族成份确认、登记。
A.父亲
B.祖父母
C.母亲
D.外祖父母
答案:AC
3.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
A.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B.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C.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D.汉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答案:ABC
4.民族团结的“三个不忘”是指()。
A.不忘党的恩情
B.不忘祖国的温暖
C.不忘国家的关怀
D.不忘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历程
答案:ABD
5.民族团结进步“四项教育”是指( )的教育。
A.民族法律法规 B.民族政策
C.民族理论 D.民族知识
E.民族常识
答案:ABCD
6.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三级。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自治乡
答案:ABC
7.所谓的“三股势力”是指( )。
A.民族分裂势力
B.宗教极端势力
C.社会黑恶势力
D.暴力恐怖势力
答案:ABD
8.我国新时期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A.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答案:ABCD
9.人民币上除汉文外,还使用了4种少数民族文字,分别是()。
A.蒙文 B.藏文 C.维吾尔文 D.壮文
答案:ABCD
10.必须牢固树立的“四个意识”是指( )。
A.政治意识 B.大局意识 C.核心意识 D.看齐意识
E.整体意识
答案:ABCD
三、问答题:由各组的3号选手回答。
1.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
答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第一次体现和重大胜利是什么事件?
答案:1935年5月,红军长征期间,刘伯承和小叶丹“彝海结盟”。
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什么?
答案: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4.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答案: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5.遵义市有多少个民族自治县和民族乡?
答案:2个自治县、8个民族乡。
6.遵义市荣获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是什么时候?
答案:2018年11月。
7.遵义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
8.我国《教育法》规定,对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教学使用语言上的规定是可以使用什么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答: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
9.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建设成为什么样的国家?
答: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新发展理念指的是什么?
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第二轮 抢答题(共10题)
本轮规则:抢答题包括单选题和问答题,每题分值为20分。在主持人读题完毕说“开始”后,各队方可抢答,同时计时开始。各队要认真听题,题目只念一遍,抢到题的队伍不得要求主持人重复题目,并指定一名选手主答,其他队员可以提示、补充,主答选手答题后,要说“回答完毕”,说完“回答完毕”后该队选手均不得再进行修改补充。抢答题时限60秒,答对加20分,答错或不答扣20分。违规抢答的参赛队第一次违规抢答将取消本题抢答资格,其余各队继续就本题抢答。同一参赛队出现第二次违规抢答,扣除积分20分。有争议的情况由仲裁委员会评判。
1.(单选题)公元前60年,汉朝设( ),这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开始。
A.西域都护 B.新疆御史
答案:A
2.(单选题)《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8〕65号)指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 )为总目标。
A.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B.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答案:A
3.(单选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文化自信 B.理论自信
答案:A
4.(单选题)《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 )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维持或者改变 B.保持或者改革
答案:B
5.(单选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引用的“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出自( )。
A. 《论语》 B.《诗经》
答案: B
6.(问答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四个伟大”是指什么?
答案: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7.(问答题)民族团结的“五个维护”是什么?
答:维护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8.(问答题)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答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问答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重要文献是什么?
答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0.(问答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三轮 风险题(1题/组,共10题)
本轮规则:风险题为问答题。各队选手经协商后,从20分题、40分题、60分的风险题题库中抽取一题作答,分值不同,题目难易程度也不同。各参赛队按前两轮综合得分由低到高顺序进行选题,并列排名按参赛队序号从低到高顺序选题。各队指定一名选手主答,其他队员可以提示、补充,主答选手答题后,要说“回答完毕”,说完“回答完毕”后该队选手均不得再进行修改补充。20分风险题限时60秒,40分风险题限时90秒,60分风险题限时120秒,答对加相应分值。答错、不答、不完整、超时扣除相应分值。计时从读题完毕后开始。有争议的情况由仲裁委员会评判。
一、20分风险题
1. 什么是民族?
答案: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 什么是民族问题?
答案: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民族问题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长期性、重要性、复杂性、国际性和敏感性5个基本特征。
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是什么?
答案: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由政府主导、各民族群众广泛参与、创造性地推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进步的一切社会活动。
4.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族工作领域的方方面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时代性、形式的多样性、永恒的创新性、切实的针对性等特点。
5.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案:推进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
6.为什么把除汉族外的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答案:在我国,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所以习惯上把其他55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7.什么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答案: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产生活、节庆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相沿成习、广泛流传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
8.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答:要从点滴做起,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做到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不去冒犯少数民族的各项禁忌等等。
9.国家对少数民族考生参加普通高等院校考试录取实行哪些优惠照顾政策?
答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政策明确规定“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分数,择优录取。”
10. 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两步走”目标是什么?
答案: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40分风险题
1. 什么是民族平等?
答案: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案: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3.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向是什么?
答案: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
4.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深入开展维护祖国统一和热爱伟大祖国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民族地区发展成就的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维护稳定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宣传教育。
5.如何理解民族团结教育这项活动?
答案:民族团结教育是对公民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学习民族理论、掌握民族政策、普及民族团结常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增强维护民族团结责任的教育。
6.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7.为什么要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答案:《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
8.什么是民族文化?
答案: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民族特征的具体体现。各民族的文化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形式和内容,我国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共同构成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9.民贸企业、民品企业、少数民族企业分别是什么?
答:民贸企业是指民族贸易企业;民品企业是指民族用品生产定点企业;少数民族企业通常是指民族贸易企业和民族用品生产定点企业。
10.一地一市”、“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分别指什么?
答案:“一地一市”是指打造西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黔川渝结合部中心城市;“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指黔川渝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教育科创中心、医疗康养中心、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世界辣椒加工贸易基地、全国著名红色文化传承基地。
三、60分风险题
1.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的科学内涵可以总结为“八个坚持”指的是什么?
答案: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坚持维护祖国统一;
(4)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5)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7)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8)坚持依法治国。
2.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案:
(1)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坚持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政策。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
(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6)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8)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
3.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思路是什么?
答案:一个核心、一个突破点、三个重点、三个创新、五个转变,即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争取人心为突破点,以全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社会成员全覆盖为重点,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思路、内容与方法,实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针对性、创新性、全面性的转变。
4.民族乡属于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吗,为什么?
答案:不属于。我国对于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因地域太小、人口太少,不宜建立自治地方和设立自治机关的,通过在这些地方设立民族乡办法,使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也能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民族乡是我国特有的、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依法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基层政权形式,是解决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问题的一种较好的政治形式,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种必要补充形式,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5. 确定民族成份要经过哪些程序?
答案:申请人将申请资料(1.填写盖章的《贵州省更改、更正民族成份申请表》;2.申请人和申请人父母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交到户籍所在地民族部门,由户籍所在地民族部门初审后录入系统,经市(州)民族部门复审和最终审核后反馈至户籍所在地民族部门,由户籍所在地民族部门将民族成份更改证明转给更改人,最后更改人凭民族成份更改证明到公安户籍部门办理更改手续。
6.《宪法》是怎样规定少数民族公民宗教信仰的?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7.擅自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的,应怎样处理?
答案:《宗教事务条例》第六十九条规定,擅自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的,宗教活动场所已被撤销登记或者吊销登记证书仍然进行宗教活动的,或者擅自设立宗教院校的,由宗教事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予以取缔,有违法所得、非法财物的,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违法所得无法确定的,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房屋、构筑物的,由规划、建设等部门依法处理;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8.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的创建目标是什么?
答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切实提高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严格落实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任务,促进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发展总体规划,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民族团结工作;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定期排查影响民族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及时有效化解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9.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8〕65号)要求,推动新时代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案:
(1)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
(2)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
(3)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
(4)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
(5)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坚持正面引导。
(6)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10.“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总要求、具体目标分别是什么?
答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总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具体目标是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 上一篇:“中车梦中车情劳动美”法律知识竞赛题库 [2020-10-23]
- 下一篇: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2020-10-23]